中新网上海11月27日电(记者 陈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管理学能提供什么样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这是摆在每一位管理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记者27日获悉,在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勇看来,“新管理学=现实+数据+‘大模型’+应用”,把管理学数字化,会得到新的管理学的应用。中华文化与数字化相结合,就是数字中国的发展方向;管理学与数字化相结合,就是新管理学的发展方向。
2023年复旦管理学论坛上海举行。(复旦大学供图)
在以“管理与中国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复旦管理学论坛上,石勇对比国际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表示,中国数字经济有三大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数字技术研发优势。
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蔡莉认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创新驱动创业这个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作用。通过100多家企业的案例分析,她提炼出“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反哺创新”的理论框架,并指出,创新驱动创业对于政府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的生态竞争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迈入数字时代,管理学要解决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柳卸林指出,应以企业为核心技术创新主体,鼓励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传统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在产业导向的科研项目中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企业参与决策过程等。这位学者表示,管理学要解决原始创新不足的挑战,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管理理论,以系统的思维实现更多的原始创新;管理学需要发展新的管理工具,发展基于数字化AI的管理思想;管理学要构建新的创新开放管理体系,兼顾发展与安全、自主与开放式创新,参与布局、打造全球化产业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阐述了“金融如何激励创新”的相关思考。他认为,创业和创新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创新具有周期性长、不确定性大、风险高的特点,面临着“长短期二元悖论”。利用金融的手段、金融的力量、金融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激励创新,要关注宏观的金融制度,中观的金融市场和微观的企业战略层面。他说,从金融层面激励创新,对于中国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国际竞争的核心就是技术的创新、科技的竞争,通过“强”金融来强大国力、支持创新,可以帮助中国在未来国际竞争、博弈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该论坛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顾基发获颁“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蔡莉,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柳卸林,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获颁“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获颁“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于2005年9月发起成立,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奖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倡导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与实践密切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成长,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表示,复旦管理学论坛每年循环以管理学的三个子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为主题,以具有真知灼见、做出卓越贡献的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为对象,搭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交流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在管理学领域发挥重要引导示范作用。(完)
中新网益阳11月27日电 (肖洋)曾经是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工程师,如今却是家乡“臭”名远扬的肥料专家。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30岁出头的贺顺在2018年回到家乡灰山港镇麻元坳村研发和生产有机肥。从“大都市”到“小乡村”、从“门外汉”到“土专家”、从“新农人”到“兴农人”,他把热爱倾注给田野、把青春镌刻于乡村。
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新农人”贺顺入围“湖南省十佳农民”。 受访者 供图
日前,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发布《2023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和“湖南省十佳农民”人选公示》,贺顺光荣上榜,入围“湖南省十佳农民”。他创新绿色循环种养模式,回收畜禽粪污生产肥料,为8000户农户实现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
出生于1990年的贺顺成长在农村,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个“田野”梦。2015年,他回家探亲之际,听到乡亲们聊起,近年来因发展畜禽养殖,畜禽粪便越来越多,处理起来很困难,导致不少村民的庭前屋后都是臭烘烘的。
“为什么不用做肥料呢?”贺顺产生疑问。父亲曾告诉他,“草塘河泥猪圈灰,世世代代是好田”。如今河泥不罱了,猪圈水冲了,大家图省事只用化肥了。但化肥越施越多,土地却越来越瘦,产量不见增加,种出来的农作物口感却越来越差。
2016年12月,贺顺认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风口就要来了,全面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肥料社会化服务是大势所趋。经过一年的学习与考察,2018年,他和妻子双双辞去高薪工作,从广州回到家乡创办了益阳市富立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志用有机粪肥滋润田野、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健康。
贺顺在富立来厂内查看肥料情况。 受访者 供图
刚回乡的贺顺,对农业专业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经常遭到误解。曾有乡亲打趣他:“顺伢子,插田不比修飞机哦”“好不容易考出去当工程师,又跑回来当农民干什么”。但他凭着骨子里的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精神,从零开始自学专业知识,虚心向周边农户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请教,执着于技术钻研,成为乡亲们眼中的“乡土专家”。
在贺顺的带领下,公司先后研发了“富立来”品牌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系列肥料,不但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还承接了桃江“畜禽资源化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等项目,与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特色有机肥安全增效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获湖南省科研成果登记。
科技“肥”田、绿色农业一直是贺顺追求的目标。为了推销有机肥,贺顺走遍了洞庭湖区的种植大户,他的执着和诚意打动了有着辣椒界“爱马仕”美誉的樟树港辣椒企业。此后,富立来有机肥在辣椒种植业内声名鹊起,2020年以来每年都要为辣椒种植企业提供5000多吨有机肥。
五年来,贺顺带领周边贫困户在内的80名员工,以马迹塘镇、大栗港镇等畜禽养殖密集区域为重点,覆盖周边6个乡镇建设粪污处理示范场、大型秸秆收储运中心、秸秆收储运点,将收储的秸秆用机器粉碎后加入动物粪便和发酵剂,加工成为有机肥再还田,完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户近8000户,为其实现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