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11月23日至24日,法国外长科隆纳访华,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发言人能否介绍此访情况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对中法关系有何展望?
汪文斌:近期,中法高层交往保持热络势头。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就推动中法、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李强总理日前会见访华的法国外长科隆纳,总结双边关系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中法互利合作进一步深化。王毅外长同科隆纳外长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召开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双方同意,下阶段将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合力办好“中法年”。双方将围绕明年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务实合作。
二是深化全方位高质量合作。双方将继续用好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三大对话机制,并创设交流对话新渠道,深化在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领域合作,挖掘教育科研、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是扩大相互开放水平。中方愿同法方一道,把“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打造成中法合作“金字招牌”。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愿为更多法国企业来华发展提供机遇,希望法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四是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同意共同维护《巴黎协定》制度框架,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取得成功。今年4月,中法两国元首就共建碳中和中心达成重要共识。在科隆纳外长访华期间,中法碳中和中心正式启动,两国外长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发出中法加强绿色科技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
在此次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上,两国外长共同见证签署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合作文件,并共同发布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为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徽标揭幕。中方将对法国短期来华人员实施15天免签政策。法方将向中国赴法研究生发放更长期签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方愿同法方一道,赓续传统、面向未来,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得更加牢固、更富活力,让中法合作继续走在世界前列。(完) 【编辑:姜雨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东深圳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球每7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台是深圳制造,通信基站产量占全球一半,生命信息与支持医疗器械产量占全球两成,消费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七成……深圳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超宽温域磷酸铁锂电池,在零下30摄氏度能充电91%,在零下70摄氏度也能正常使用。”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永炳一边展示一边介绍,“这项成果源自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出的课题,旨在解决电动汽车冬季续航缩水和低温启动困难问题。”
产业出题、科研答题,已成为深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林表示,深圳聚焦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攻关任务,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并建立“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等机制,加快在关键技术方面突破难题。
面向产业发展的联合攻关已成常态。不久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深圳皓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最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目前,该院与招商局集团、华为公司、联影医疗、商汤科技等企业累计共建231个联合实验室,签约近1200个横向项目。
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深圳着力提升基础研究策源能力,坚持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前,深圳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达3600多家,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以及鹏城云脑、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脑解析与脑模拟等一批大科学装置。
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仅用了3个多月。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圳已基本形成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到动力电池成品制造,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电动总成、配套充电设施到整车制造,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集群。
下好产业部署“先手棋”,深圳将培育新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方面,开展全链条技术攻关和全品类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规划布局“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新型储能方面,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处处长欧阳仁堂介绍,深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呈现出“6个90%”: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成为关注焦点。“我们正在和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国产芯片生态在各行业和场景的应用。”云天励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宁说。
科研与产业之“手”越握越紧,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393.67亿元,同比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42.5%。 【编辑:刘阳禾】